北京创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准妈妈无须穿防辐射服

编辑:北京创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8/12/04
生意社1月17日讯 有这样一种提法,事物的好坏无须讨论,因为它本身并没有问题,而你的选择才是问题。今冬,在人们为准妈妈们穿防辐射服对保护胎儿是否有用这个问题纠结时,这种提法似乎可以给出答案。对电磁辐射认知的匮乏直接导致人们对防辐射服功能的误判,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了解认知电磁辐射,才能科学防护,解除人们的恐慌。

-用暴露限值决定是否需要防护

孕妇等特殊人群是否需要穿防辐射服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据了解,人类所处的电磁环境很复杂,除了自然电磁辐射源外,各种人为发生源更是数不胜数。人为辐射源分为封闭源和开放源两种,封闭源可采取可靠封闭的方法防止对人体的损伤,开放源可合理设置警戒区防止对人体的损伤。而确定是否需要防护,须根据暴露限值决定,当电磁场强度高于暴露限值才可使用防护服。由于电磁辐射的危害没有核辐射、X光等电离辐射严重,所以在对电磁辐射限值的描述上采用“暴露限值”而非“辐射限值”。

那么,目前我国的电磁环境究竟如何呢?环境监测单位进行大量电磁环境实测后,得出结论:公众环境有《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等国家或部门标准的监管,任何具有电磁辐射性质的建设项目均要经过电磁辐射监测及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符合环保要求后方可建设。因此,公众环境电磁场一般不会超标,公众环境实际上非常安全。

据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施楣梧博士介绍,在我国有关电磁暴露的限值标准中,已经充分考虑了老人、孕妇、儿童需要加强保护的因素,暴露限值取更小的值,即只允许生活在比职业人员更低的电磁场强度之下。大多数情况下,环境电磁场监测值离暴露限值相差很远,所以不需要穿防护服装来保护人体的安全和健康。

对于有较强电磁场存在的工作环境,应该加强检测,根据电磁场强度超标程度,按照国家暴露限值标准确定应该采用多大屏蔽效能的防辐射服,使服装内人体周围的电磁场强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暴露限值。

-我国有明确的防护服装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服有没有标准,这是防辐射服事件争论的又一个焦点。目前我国有明确的标准——《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此标准中规定了需要穿防护服的基本条件和防护服的性能要求。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承担了《防护服装电磁辐射防护服》标准的编制任务。2009年4月1日,《GB/T 23463-2009防护服装微波辐射防护服》发布,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在此标准出台之前,全球只出现过两个电磁辐射防护服标准:一个是MIL-C-82296B-1984《微波辐射防护连体工作服》,最初的美军标出现在1976年,但于1990年废止;另一个则是德国出台的DIN 32780-100 2002《防护服第100部分频率范围为80MHz至1GHz的电磁场防护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也是国际上有效的电磁辐射防护服标准。

-防辐射服屏蔽所有辐射不现实

防辐射服是否有效?施楣梧博士通过专业的检测试验证实,即使采用屏蔽效能达到70分贝的柔性屏蔽材料作为原材料,在做成服装后屏蔽效能也普遍会大打折扣,工作服款式的防护服装的胸部屏蔽效能只有20~30分贝;大褂款式则更低。

因为服装有结构上的开口和孔洞,即使是高领、掐腰、收口的工作服款式,也会因领口、袖口、开襟、甚至扣眼等孔洞的存在,使无孔不入的电磁波进入到服装内部。对于现有的孕妇防辐射服,覆盖面积有限,更谈不上密闭,在真正接触到强电磁场时,防护效果十分有限。

-辐射科学防护三原则

施楣梧博士告诉记者,核辐射防护须遵循三原则: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限制个人当量剂量。

对于电磁暴露也应该参照这个原则。即对于公众,不该去的职业场所不去;必须去工作的职业人员应该做最可靠的防护;万一不能可靠防护,就以一定剂量为限,达到一定剂量就不能连续工作。核辐射是这样防护,电磁场中人体也应这样防护。

上一条:服装企业骨干学“防毒”

下一条:暂时没有!